报名截止时间: 亚洲2025/10/15– 10:30止。
你是否曾陷入自责与怀疑?孩子一句哭闹,亲友的一个眼神,伴侣的沉默,或是职场上的一句评语,都足以让你心里翻涌:是不是我哪里做錯了?其实,真正让我们痛苦的,往往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我们缺乏「心理独立」的支撑。
心理独立不是冷漠自私,而是一种能够清楚分辨「什么是我自己的想法,什么是別人投射或期待」的能力。当我们能够心理独立,就不会被他人的情绪绑架,也不必为任何选择惩罚自己。没有「错误的决定」,只有「属于自己的决定」。当能够承认与接纳「这就是我真正的选择」,我们才能在追求幸福时不再羞愧,而是坦然拥抱自己的成功与满足。
黃惠萱临床心理师将透过生活、情感、亲情、人际、职场、婚姻与母职等七大面向的真实案例,带领你看见心理独立的真相。你将学会如何分辨、觉察,并且把最大的力气放回自己身上,探索「真正属于自己」的看法与选择。
心理独立是一种可以锻炼的能力,就像肌肉一样,隨着练习而变得强健。它会支撑我们在经济、行为、思考与情绪上都能保持清晰与自主。当心理独立逐漸建立,你会感受到与人相处不再依附,与自己相处也更自在。现在,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的时刻。让我们一起走上心理独立的旅程,学会在各种关系里自由呼吸,并活出属于自己的清楚与完整。
【课程简介】
当我们常深陷自责、内疚与羞愧,怀疑「自己是不是做错事」的煎熬,但其实,这并不是我们能力不好,而是无法心理独立。黄惠萱临床心理师从生活、情感、亲情、人际、职场、婚姻选择、母职选择等7大面向的案例,剖析心理独立。
当心理独立,我们能做到:
●不再被他人的情绪与观点牵著走、不会寄生在不平等的关系里。
●不再自责、自我惩罚,因为没有错误的决定,只有「属于自己」的决定。
●不再怀抱羞愧感,能追求与接纳自己的成功与幸福。
心理独立是一种心理能力,就是它支持著你,让你能够达成在经济上、行为上、思考上以及情绪上的独立。我们可以怎样持续提升自己的心理独立呢,现在报名,一起来锻炼你的心理独立能力。
【课程大纲】
1、心理独立是什么?
2、区分「反应」、「想法」、「觉察」、「发声」。
3、如何锻炼心理独立能力。
三步骤,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,完成心理独立 :
一、你得辨别自己身上「来自重要他人/权威者的影响」。
二、要对「来自第三人/竞争者的影响」有所觉察。
三、最重要的一点,你要把最多的力气,用在探索「自己真正的看法」,并接纳「真正的自己」。
【讲师简介】
黄惠萱 临床心理师
目前于「黄伟俐诊所」以及「抱抱心身医学诊所」担任临床心理师(心理字第000761号),并于《商业周刊》良医健康网以及《能力杂志》职场心理相谈室,担任专栏作家。
毕业于中正大学心理系,辅仁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研究所。
擅长:
心理健康促进(原生家庭关系梳理、界线练习、心理独立)
增进情绪健康(忧郁、焦虑、愤怒情绪探索与调节)
梳理亲密关系(分手、亲密障碍、离婚)
母亲角色适应(备孕期焦虑、产前产后忧郁、新手妈妈情绪调适、亲子教养自我觉察疗愈)
曾任职台安医院身心科临床心理师、卫生局忧郁认知团体治疗带领者、卫生局内观认知团体治疗带领者、卫生局爱情自我成长团体带领者、卫生局亲密关系自我成长团体带领者、新北市国小驻点心理师、新北市国小专辅教师督导等。
已出版《爱情创伤来自童年创伤-走出受害者、拯救者、加害者的阴影与复制》、《爱妈妈,为什么这么难?38种暖方式,把母女关系爱回来》,后者的简体字版由台海出版社所出版。